• 联系电话: (微信同号)
  • 在线QQ:44029607
首页 > 研学旅行
设计研学旅行的三个着力点
来源:发布时间:2018/3/10浏览 :1873
 

实践和体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,教育家陶行知“教学做合一”的教育思想,以及“读万卷书,不如走万里路”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等经典论述,都强调了“知”与“行”的关系。

伴随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的出台,许多中小学已经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计划。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也指出,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“全面发展的人”为核心,分为文化基础、自主发展、社会参与三个方面。这为学校设计研学旅行提供了依据。

那么在实践中,学校如何科学设计研学旅行,如何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?

给学生文化的熏陶

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。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,我们将学生熟悉的学科知识渗透到研学旅行中,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,增加实际获得感。

我校从2011年开始研学旅行的探索与实践,尤其是近两年,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,对研学旅行进行了深入研究,开展了成都巴蜀文化研学、古徽州耕读文化研学、山东儒家文化研学等活动。

为了保证研学旅行的效果和专业性,我们聘请相关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践。在大熊猫繁育基地,我们聘请从事大熊猫野外生活调查的专家为学生讲解、答疑,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积淀、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,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、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精神。

研学旅行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、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,感受日新月异的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,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。我们选取和挖掘与历史传统文化相关资源——乘坐高铁,让学生感受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;为学生普及古徽州耕读文化、茶文化,观赏黄梅戏、变脸等蜀风雅韵表演,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、博大精深,进而拥有文化自信。

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

一个人能够有多大成就,不仅取决于拥有多少知识储备,还取决于自身具备怎样的精神品格和自主发展能力。为了让学生自信、从容、有尊严地面对未来,不少学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,但是学习效果并不明显。这与课程实施单一有关,所以我校将相关课程学习内容与研学旅行结合,以研学旅行作为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。

我认为,要实现学生自主发展,学生一定要具备自我管理能力。研学旅行中,我们设计了紧凑的活动,而且饮食起居、物品管理等事情都由学生自己面对和处理。没有了家长的庇佑,学生确实遇到许多问题,而且常常在遇到问题时产生负面情绪,但也正是通过解决问题,他们变得自信自爱、坚韧乐观,能够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,具备了抗挫折能力。学生在与在困难和同伴的碰撞中,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,并开始学习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估自我。

研学旅行是一种团队活动,学生代表个人更代表班级、学校的形象。我们在研学旅行中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公民社会责任的培养。通过行前培训、活动中体验等方式,学生不仅与同学、教师、家长能够很好地交流和相处,也能够自发地与导游、研学基地教师、交警、司机等各方面人士良好互动。

此外,通过组长负责制、小组合作完成作品、小组竞赛等方式,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,让学生在合作、反思过程中强化自主学习意识。不少学生在研学旅行结束后,投入到相关主题的深度学习之中。

提高学生实践能力

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、问题解决、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、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。在古徽州研学旅行中,我们将劳动体验作为研学主题,根据古徽州特有的资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劳动体验课程,如采茶、炒茶工艺体验,微型园林景观制作等。通过这些体验活动,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技能,也端正了劳动态度,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。

劳动体验课程对城市学生来讲并不熟悉,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参加,遇到了各种问题。在教师指导下,学生们制订解决方案圆满解决了难题,增强了在复杂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。

在古徽州研学旅行中,由全国技能大赛训练基地承办的微型景观园林制作课程,在培训员讲解后,学生依据图纸现场制作微型园林景观,并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评比。

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作品或对已有作品进行改进优化,成为这次研学旅行的亮点,特别是学生对技术应用拥有亲身体验后,更加理解技术与艺术的内在联系,增强了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,具备了一定的工程思维。

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有序开展,离不开教育理念、教育人和教育资源的共同支持,需要教育主管部门、学校、教师和家长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,挖掘优质教育资源,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。

我相信,只要我们转变观念、勇于担当,努力获取社会各界通力支持,研学旅行一定能够让更多学生受益。